实验室安全

材料工程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虚拟仿真安全实训

发布者:  时间:2025-11-26 16:08:17  浏览:

近日,材料工程学院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组织全院45名教职工开展了一场沉浸式、交互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培训以“科技赋能,安全先行”为主题,充分利用先进的虚拟仿真设备,将传统理论讲授转变为高度仿真的实操体验。在急救技能培训环节,引入了“心肺复苏AI技能实训机器人”。参训教职工在AI系统的实时语音提示和动作指引下,逐项学习并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急救步骤。机器人能够精准捕捉操作者的按压力度、频率和动作规范度,并即时给出反馈与评分,有效解决了以往培训中“纸上谈兵”、缺乏有效实操与评估的痛点,极大提升了急救技能训练的标准化与熟练度。

在消防安全核心环节,实训中心启用了先进的“情景式训练考核装置”。面对屏幕上动态生成的各类火灾险情——从实验室电路起火、机房设备过热到普通固体材料燃烧——参训教职工须快速判断火源类型,并在虚拟场景中从多种灭火器里准确选择相应类型(如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灭火器),并模拟完成“提、拔、握、压”的全套操作流程。该系统能即时对选择准确性与操作规范性进行评判,使教职工在零风险的环境中,牢固掌握了“见火不慌、抬手就对”的关键消防技能。

在机械安全风险识别培训中,教职工们戴上VR头盔后,瞬间“置身”于高度仿真的建筑工地或大型实验车间等虚拟场景中。他们需要在这个动态的三维环境中,主动识别潜在的电、火、机械伤害等多种安全隐患,并按照规范流程完成设备启停、紧急避险等操作。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式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将抽象的安全规程转化为直观、深刻的感官认知与肌肉记忆,使教职工在面对真实环境中的复杂风险时,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反应。

贾陆军院长表示,安全是学院各项工作的基石。此次全面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安全教育,是学院推进实践教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克服了传统安全培训中高风险场景难以复现、成本高、训练效果难以量化等难题,更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教职工的学习热情,确保了培训效果入脑入心。

参训教职工普遍反馈,这种全新的培训模式直观、生动、互动性强,尤其是AI和VR技术的应用,让他们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亲身体验并掌握了应对突发状况的技能,安全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

未来,材料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将继续深化虚拟仿真技术在安全教育及各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实训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致力于打造一个技术领先、教学高效、安全至上的现代化实训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坚实保障。